“海歸碩士”、“IT男”、“生態鳥巢”、“彩虹灣”、“互聯網十農業”,乍看這幾個詞沒有什么聯系,但一旦與胡冬斌聯系起來,就演繹出一個鮮活的創業故事。
從江夏梁湖大道開車進入一條鄉間小路,快到五里界街童周嶺村大覺海灣時,老遠就可以望見一座白色的圓頂建筑佇立在田野之中,特別顯眼。那就是“彩虹灣”的土地上建設的鳥巢溫室。
圖為胡冬斌
鳥巢內霧培蔬菜長勢驚人
剛建成的鳥巢溫室
海歸碩士當“新農民”4年“養”土地種彩色水稻
今年37歲的胡冬斌,從小在武漢城區長大,后來出國留學,直至2008年碩士畢業后才回國,隨后一直在計算機行業工作,除了祖籍是五里界,貼著“海歸碩士”、“IT男”等標簽的他,似乎與農業、農村八竿子都打不著。
談到為何涉足農業,胡冬斌說,“我回國后就有想過,食品安全的話題總能引起大家關注,我為什么不能在這個方面做點什么呢?”胡冬斌回憶,自從當了父親,這個想法越來越強烈,“不僅是為我自己的孩子,其實很多身邊人都希望能吃到放心、安全的農產品?!?
說干就干。2013年,胡冬斌不顧家人的勸阻,籌集資金2000萬元,創立了武漢彩虹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回到五里界街童周嶺村,逐步流轉了1400多畝土地,雇傭了當地農民作為員工,創辦了“彩虹灣”?!安屎绱碇M涂蓯?,彩虹灣就是要做有希望和讓人覺得可愛的事情?!焙笳f。
流轉了上千畝土地,胡冬斌首先要做的,就是解決土地過度吃農藥化肥的問題。培育土壤肥力,袪除土壤殘留的農藥,重金屬部分?!斑@些土地長期依靠化肥、農藥,污染較為嚴重,必須經過改良?!焙笳f。為此,他幾經試驗,用苜蓿、巴豆等作為肥田植物進行改良試驗。這片土地每年只能種一季水稻,且基本不用農藥化肥等。
經過4年的努力,土地逐漸改善,同時胡冬斌種植了彩色水稻、日本草莓、原生稻米等,農產品品種逐漸豐富。
花幾十萬元搭“鳥巢” 旅游+互聯網構建生態網
在“彩虹灣”最顯眼的就是“生態鳥巢”溫室,占地數百平方米,有4層樓高。內有16個兩米高的架子,上面一層種的是果類,下面種植的是葉菜類?!斑@十多個架子所在的‘鳥巢’,占地不到1畝,產出堪比普通土地5畝?!睋蠼榻B,無土培育是解決農作物土壤污染的有效方式,這些架子用的是氣霧無土栽培技術,架子內部有一個小型蓄水池,電腦控制按時在內部噴水,噴頭噴射霧化的營養液到作物根系表面,流下來的營養水通過水池循環利用?!巴炼?、蔊菜、小白菜等等,都可以種植,”胡冬斌說,這個溫室花費了數十萬元,這個設計,目前在五里界還沒有采用,除了可以出產無公害農產品外,還可以開發成為旅游設施。
在“彩虹灣”基地內,胡冬斌還建設了部分旅游接待設施,同時打造青少年兒童科普教育基地。
目前,胡冬斌已經投入數千萬元建設“彩虹灣”。據他介紹,前5年一直是投入期,今年年底開始,將開始進入收獲期?!叭缃褚逊N下黑西紅柿、禮品西瓜、草莓等?!焙笳f,以后還會發展觀光農業和“互聯網+”農業。